地方特色火鍋走紅并非偶然,其背后是對供應鏈的精心打造、對品牌管理的嚴格要求以及對餐飲行業的深刻理解。
天氣冷了,冬天的第一頓火鍋該涮起來了。除了麻辣的牛油火鍋、鮮香的菌子火鍋、清淡的潮汕牛肉火鍋、經典的涮羊肉火鍋之外,今年的火鍋市場上,小眾地方口味火鍋異軍突起。尤其是酸味火鍋,如云南酸菜牛肉火鍋、東北酸菜白肉火鍋、貴州酸湯牛肉火鍋、酸湯奪奪粉火鍋,再加上此前已經火起來的海南糟粕醋火鍋,可謂一鍋“酸”遍天南海北。
美團、大眾點評數據顯示,截至11月24日,“酸湯、酸菜”等特色酸火鍋搜索量同比增長340%,在平臺上線相關主題套餐的餐飲商戶數同比增長168%。
這些小眾的地方特色口味火鍋如何風靡全國?為何是酸火鍋獨領風騷?
線上線下開花
11月24日中午1點,海底撈火鍋北京牡丹園店依然排著長長的隊伍。大堂經理許寶亮告訴記者:“進入冬天,這2個月生意比之前更忙碌,每天接待量都達到400多桌。”
坐下后,許寶亮熱情地推薦了今年新出的貴州雷山酸湯鍋。“里面添加了用非遺技藝發酵的雷山魚醬酸,比酸甜口的番茄鍋底多一點酸辣,清爽解膩,適合搭配黃金針菇、素魔芋、薄切牛肉等菜品,賣得很不錯。”許寶亮介紹,差不多每四五桌客人中就會有人點這款酸湯鍋;吃過的人里80%都說好吃。
據海底撈統計,“雷山酸湯鍋”上架2個多月銷量就超90萬份,點擊量達到了公司內部評價的“爆品標準”。
帶有濃郁地方特色的火鍋們不僅在老牌火鍋門店站穩了腳跟,還自立門戶,闖出了新天地。洱火云南酸菜牛肉火鍋全國首家門店去年12月才開業,不到一年時間,已經在全國開了20多家店,其中北京15家,幾乎每家到飯點都要排隊。
“這個火鍋口味是我們在云南采風半年才發掘出來的。”洱火聯合創始人于莉告訴記者,在當下的餐飲行業中,洱火門店經營情況算得上優異,“消費者很喜歡湯底里的蘿卜絲,還有搭配的云南小吃”。
線上平臺也同樣捕捉到了這股新趨勢。叮咚買菜火鍋季項目負責人劉文昌表示,平臺觀察到一些小眾火鍋口味逐漸大眾化,如貴州地攤火鍋、廣西螺螄粉鴨掌豬蹄鍋、貓山王榴蓮清遠雞打邊爐等。所以,叮咚買菜在今年火鍋季推出了貴州地攤火鍋、云南酸菜牛肉火鍋、單縣羊肉湯等13款有料市井火鍋和上百款區域特色食材,比如酸角汁和特制的柴火糊辣椒,盡量還原當地風味。
盒馬今年上線的鍋底類商品中,同樣有超過一半是“酸口”。盒馬火鍋新品研發采購人員斯雷介紹,新研發的四川渣渣牛肉鍋、貴州紅酸湯、云南酸菜牛排煲、海南糟粕醋等地方特色火鍋受到了各地消費者的熱烈歡迎。
滿足消費需求
酸甜苦辣咸,酸在五味之中排名第一,可這么多年來,酸火鍋一直不如辣火鍋風靡。今年怎么就翻了身?
“主要是因為酸火鍋健康、低脂,非常符合當下消費者的飲食需求。”于莉解釋說,洱火的酸蘿卜采用乳酸菌發酵,湯底則使用高山蔬菜發酵而成,不添加油脂和糖,僅加入一點紅油。而且酸口味非常適合涮素菜,多吃也不怕長胖。
斯雷也認為,健康是酸火鍋最大的賣點之一。大多數酸火鍋在調料上主要依靠天然食材,口味醇厚、層次豐富,但油和鹽的使用量并不多。同時,自然發酵后的酸湯還具有促進消化的作用,有助于減輕腸胃負擔,很符合消費者追求健康的需求。
在北京從事互聯網工作的楊洋告訴記者:“我是重慶人,以前特別愛吃牛油火鍋,覺得麻辣滾燙才夠味。但今年嘗試了酸火鍋后,我發現它的味道也很重口,而且更加爽口。”
酸火鍋流行的第二個秘訣是性價比。在美團、大眾點評等平臺上,洱火的雙人餐僅售118元,三人餐也只需159元,折合人均不到60元。同樣受到年輕人追捧的重慶火鍋品牌楠火鍋的雙人餐最低152元。同時,大眾點評平臺顯示,酸菜牛肉、渣渣牛肉、奪奪粉等火鍋在北京的人均價格基本在60元至80元之間。
雖然價格降低了,但情緒價值并沒有打折。火鍋店一直是年輕人的社交場所,眾口難調在火鍋店最容易達成一致。而且,年輕人吃的是氛圍,需要發朋友圈,在這一點上酸火鍋們下足了功夫。于莉介紹,酸火鍋同樣紅彤彤的,非常上鏡。洱火還特意定制了一人多高的五彩燈罩,使用竹木桌椅營造鄉野氛圍,并為服務員定制了民族服裝,當客人進店時,他們會高喊“歡迎光臨阿力阿布”。這些都是為了滿足消費者的打卡需求,方便他們轉發社交平臺,把一頓火鍋吃出新意。
推動產業升級
地方特色火鍋走紅并非偶然,其背后是對供應鏈的精心打造、對品牌管理的嚴格要求以及對餐飲行業的深刻理解。
把地方火鍋從特色小吃變成食品工業的過程,并不是換種形式煮火鍋那么簡單。以海南糟粕醋火鍋為例,其中的酸味來源于用酒糟發酵后的醋酸,但海南本地糟粕醋多為小作坊生產,品質、產量均無法滿足全國的供應需求。為了尋找口味更佳的糟粕基底,盒馬團隊走訪多家酒廠,最終選定湖南特產“長樂甜酒”的釀造用米。
大多數酸湯鍋底都采用發酵技術。由于發酵技術限制、運輸成本高等原因,酸湯此前難以在全國范圍推廣。近年來,一批供應鏈企業開始運用科學的配方和工藝生產酸湯,確保發酵出來的酸湯產品品質穩定,由此才實現了批量工業化復制。
以雷山酸湯鍋為例,海底撈根據業內食品安全標準,建立了農產品追溯體系,并對當地相關合作企業進行了工藝幫扶和技術指導,以實現規范化、工藝化生產。在確保口味獨特、產品安全和產量穩定后,海底撈還對酸湯鍋底進行了口味微調,根據酸度、辣度的不同,制定出多檔出品標準,使其更適合大眾口味。
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,加強品牌建設和市場推廣也成為需要關注的問題。餐飲門店有著統一的管理規范,然而,記者在采訪中發現,并不是所有門店都能嚴格落實。比如有的品牌統一為牛肉免費搭配的薄荷葉,在一些門店就變成了收費單點項目,這無疑會影響顧客的用餐體驗。
盡管地方火鍋生意火爆,但不代表餐飲行業可以盲目跟風。“這兩年大家更愿意在家里吃飯,出去吃飯就想吃點不一樣的,所以地方特色火鍋特別流行。”叮咚買菜預制菜負責人歐厚喜表示,“但在吃這件事上,沒有一種口味會永遠是主流。餐飲行業必須不斷創新,才能贏得市場份額。”他把餐飲行業比喻為美食界的“巴黎時裝周”,永遠在提前研究來年的流行趨勢。“今年火鍋的流量密碼是酸辣,明年流行什么,行業現在就得琢磨了。”